top of page
搜尋
作家相片香港舞蹈團 「中國舞武研究計劃」

[中] 踏出實踐研究第一步 從「中國舞蹈與中國武術之交互研究與成果呈現」項目階段展演說起

已更新:2020年7月30日

舞蹈手扎 | December 10, 2019 | 文: 陳瑋鑫


「中國舞蹈與中國武術之交互研究與成果呈現」項目階段展演;攝:Henry Wong 香港的演藝資助制度一直以來都相當僵化,無論是由民政事務局直接資助的旗艦藝團,還是經藝術發展局資助的中小團體,其獲批的資助往往都是以製作為本,一味鼓勵不斷生產作品,以觀眾數字作為評估指標,但卻往往忽視對技藝之深入研究,與及作品的持續發展可能。香港舞蹈團在2018年展開的「中國舞蹈與中國武術之交互研究與成果呈現」計劃,就嘗試打破一直以來以製作為本的發展模式,聚焦藝術探索過程的發現,透過學習各式武術,啟發跨界互動新思維。 整個跨界藝術研究項目乃獲民政事務局「為主要演藝團體而設的具競逐元素的資助計劃」資助,整個項目為期三年,共邀請了約十位舞蹈員以研究員身分參與,當中不只有香港舞蹈團的舞蹈員,也有獨立舞者及來自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的學生。今年8月,計劃就在香港舞蹈團之「八樓平台」進行了一節階段展演,由藝術總監楊雲濤,率領舞蹈團七位舞者及一位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的學生,透過示範演出及研究分享,向一眾受邀來臨的觀眾展示他們的階段成果,與及交流研究發現。 根據展演當日派發的資料,計劃至今已經完成了首三分二階段,各研究員除參與了五十二節由中華國術總會之武術師傅教授的工作坊,學習各種南方武術之基本功及套路外,也跟他們進行了一系列分享討論會及專題式訪談,了解武藝背後的哲學,交流學習體悟。故在今次長約個多小時的展演內,舞者們就先以肢體動作去詮釋武術的形、法、藝,並在最後以口頭匯報的形式,分享首兩階段的學習體悟。 表演部分共分為五節,共演示四項拳種的七式套路,包括:白鶴拳、馬步拳掌、洪拳之伏虎拳、洪拳之虎鶴雙形拳、八卦掌、蔡李佛之小梅花、十字拳。雖然楊雲濤在導言內特別指出,是次展演並非一個演出,而純粹是讓各研究員去展示到了這階段所習得之技藝分享,但其實在編排上也甚具心思。九位參與展演的研究員,於每一節的演出也有一定程度的藝術處理,例如演者出入演區的位置與表演面向、整體空間調度、個別起式演繹還是集體同步,抑或同時每人以套路的組合元素作即興,皆見編排有序,十分可觀,遠遠超過單純演繹架式套路之傳統武術演出。 此外,一眾舞者打起功夫來亦有板有眼,有姿勢有實際,絕非花拳繡腿。其中王志昇的矯健身手令人印象尤深,其身型、速度與勁度無論是在演繹洪掌還是蔡李佛,都非常匹配,演出自然可圈可點。整體而言,從是次階段展演,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武」與「舞」之間,確有可再深入交流的空間;研究員們的精彩表演也足見長時間的訓練學習之重要,非參與幾節武術班或工作坊可比。 當然,一眾經驗豐富的武術師傅們毫無保留來交流心得,從招式的流變細節,到背後的哲學,都開放與習舞人討論探究,就更是難能可貴。師傅一方面將武術中的哲學闡明,另一方面,眾學員就透過親身鍛練不同流派的套路,去了解並發掘自己的身體如何去承載與表演,當天其中一位舞者就提到他在習武後,對身體的敏感度有所增加,也令他在作舞蹈表演時更注重平衡。 隨著近年本地創作對作品的研究與發展(Research & Development)越來越重視,這一類實踐式研究(Practice as Research)項目也該有更多支持,期待這次中國舞蹈與武術之間的互動項目能夠繼續發展,引發更多討論及帶來更多創新意念,突破單單為創作而去作研究 (Practice-led Research)的慣性,成就藝術發展的更多可能。

項目研究員參與武術工作坊;攝:Henry Wong


====

8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